昨天深夜,又有读者给我长留言:
川妈您好,半夜睡不着觉,给您留言倾述一下自己的烦恼。现在孩子已经睡了,老公也不在身边,心里有很多苦闷,实在找不到别的出口。
自从前年生了二胎以后,老公就带着大宝睡客卧,我陪着二宝睡主卧,我们已经分床睡两年了。
白天,老公一大早就出门上班,晚上通常也不会回家太早,即使下班,也是抱着手机,瘫坐着沙发上,我们夫妻之间基本没有交流。
说得不好听一点,叫“守活寡”。我们的夫妻关系,仅仅就是同一屋檐下的“室友”。我今年三十四岁,说实话,心底多少还残留着一点“爱”的渴望。
可现实是,我每天活得都很艰难,既要带俩孩子,还要做家务,既没有地位,也没有自信……我现在不清楚,这种日子还能坚持多久,我感觉自己已经抑郁了,我只希望能撑到孩子们长大成年,别崩溃掉……
如果在若干年前,看到这样的留言,我会这样回复:“这就是生活的常态,你我都一样,只能忍耐,煎熬,时间长了,习惯了就好。”
而现在,我不会再这样去劝导。
人如果一直在黑暗中,就会以为这世界本来就是黑的。
而人一旦见到了光明,就相信这世界有很多光亮。
而我,算是见到过“光亮”的过来人吧。
此刻,我想对这位留言的朋友说:
这种日子不值得忍耐,努力改变吧,一天都不要拖延。
究竟该怎么做?
首先,把你刚才对我倾述的那些烦恼、忧伤,跟你另一半去倾述。当然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,用合适的态度,不带指责,不带批评。
“亲爱的,我想跟你好好聊一聊,我最近感觉不太好…我觉得我需要…”
注意,以“我”来开头,千万不要张口就是“你、你、你应该怎么样?”
第二步,在获得伴侣的理解之后,进一步讨论一下家庭的发展规划。孩子、老人、房子、车子、两口子,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。
第三步,讨论具体分工。夫妻分工不是各种事务都等量付出,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、特长,取长补短、互通有无。
第四步,行动。你挑水来我浇园,你耕田来我织布。该撒娇撒娇,该拥抱拥抱。
方法虽然很简单,但实践起来,很难。
绝大多数人,连第一步都迈不出。
“跟他说我的烦恼?没有用的,只会越说越烦…”
“跟他讨论分工?开玩笑吧,江山易改,惰性难移……”
所以很多问题,不在于方法,而在于心态。
如果对伴侣、对婚姻失去信心,再好的办法,都会失灵。
所以,修炼心性,是应该排在这四个步骤最前面的。
如何修炼?
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对自己、对伴侣,对这一段婚姻关系的认知。
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是自己的问题,还是伴侣的问题,还是其它的问题?
每一种问题的根源在哪里?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?
这段关系的未来走向应该怎样?放弃?修复?还是维持现状?
如果要修复,主要路径在哪里?
如果要放弃,自己的幸福在哪里?
等等等等。
只有先弄明白了以上问题,我们才能更理性地审视自己目前的夫妻关系,更有效地解决问题。
这当然需要时间,需要努力。
我时常感慨,夫妻关系,比亲子关系更难对付一百倍。而夫妻关系处理不好,又会严重地影响到亲子关系。
以我个人的经验来举例吧,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,把亲子关系从50分提高到了90分。
我用了几年的时间,才把亲密关系(夫妻关系)从60分提高到80分。
此刻,在我写这篇文章时,我跟队友的关系,已基本能达到90分。
我是在过了40岁生日时,才下定决心,全力以赴地改善夫妻关系。
大家都知道,人成年以后,时间是越过越快的。
过了20岁,就开始奔三,过了30岁,就开始快马加鞭地奔四,等过了40岁……感觉就全然不同了。
20、30、40,虽然都跨了十年,但主要还是一个数字的变化,如果保养得当,坚持锻炼,身体的变化可以是很缓慢的。
人一旦从40跨进50岁,面临的将可能是一个“断崖式”的突变!因为对绝大多数女人来说,身体各种器官机能,会发生“质变”式的衰退,更年期就来临了。
掐指一算,自己离“几度夕阳红”,真的也就没几年了。
回想自己前几十年的人生,为工作,为生活,为孩子,碌碌奔波。所谓相亲相爱的亲密关系,还真没好好体验过。
一晃就年过四十,即将老去,我真的是不甘心。
真的是,再不相爱,就老了。
所以,我开始了对“亲密关系”的探索之旅,也开始真正用心地经营自己的夫妻关系。
努力之后,我慢慢看到了光明。
可能会有很多人疑问:夫妻关系的问题,就其中一个人努力,行吗?
当然不行。
但,总得有人先努力!
就好比两个人都待在黑暗中,如果有一个人先摸索到了出口,再引领着另外一个出去,就更容易。
如果两个人都不行动,你等着我努力,我等着你努力,结果就是没有结果。
究竟谁该先努力?
谁最痛苦,谁先努力。
因为越痛的人,改变的“内驱力”越强烈,找到“出口”的速度越快。
何况,先努力的人,也会先成长,先得益。
当有一天,我们成长到足够强大时,幸福的出口到处都有,也不必依赖于某一段特定的关系。
作者:华川,著有《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: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》,《游戏,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》,个人微信:qipa2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