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损的婚姻,能不能修补
时间:2020-05-09 作者:admin

昨天晚上,川爸给闺女读完英语绘本,催我关灯睡觉,我却依然抱着手机,一脸幸福地憨笑,川爸有点儿妒忌地问:“你在跟谁聊?”


其实,我只是在睡前检视“夫妻关系训练营”的微信群时,看到几位参训的学员发来的一些反馈,他们跟伴侣之间的关系,有了回暖的迹象。


“今天晚饭后孩子爸主动去洗完碗了””

“刚刚他过来劝我不要再生气了。”

“昨晚他躺在床上跟我谈了他未来的梦想。””


看似普通的夫妻之间的日常,对于一段已经千疮百孔, 甚至将离婚协议书甩到桌面上的婚姻来说,真如寒夜里忽然亮起的烛光。


这种久违的温暖,我也感同身受。


而同时,我每天还面临着很多在婚姻中痛苦挣扎的人,他们倾诉完之后总是问我:“我俩关系都这样了,还能修补好吗?”


今天,就写文章专门回答一下这个问题:婚姻关系出现问题,究竟有没有改善的可能。


从我自身从事心理咨询的实践来看,绝大多数夫妻关系,都有改善的可能。


现代人文心理学认为:“关系重于一切”。

人类普遍渴望拥有一段安全舒适的关系,身处婚姻中的你和他(她),都不例外。

所以,每个人,都有本能的改善关系的原动力。


SHAPE \\* MERGEFORMAT


当然凡事都有例外。从我自己做咨询工作的经验来判断,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,仅凭个人的力量,修补好婚姻的希望十分渺茫。


第一种情况:双方己离婚,并且双方或一方已经重新建立了更令他(她)舒服的新的亲密关系


如果两个条件同时满足,那么这段关系基本到达终点了。

如果只满足一条,则关系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。


比如,夫妻中的一方,在婚姻之外找到了另外的伴侣,俗称“出轨”,但仍然不同意结束现有的婚姻。这说明在出轨者心里,外面的那一段关系还存在不确定性,并不是他认为值得永久维系的关系。只要法律意义上的婚姻依然存在,浪子回头就存在可能。当然另一半愿不愿意接受这种“回头”,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
或者,夫妻双方已经离婚,但双方都没能重新找到更合适的伴侣。长此以往,双方可能都会反思:完美的婚姻是如此难以寻觅,相比较而言,原来的那段关系,还是最适合自己。


如果从法律上和事实上,伴侣双方都中断了原有的关系,同时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关系,那么这段关系就是真正终止了。


第二种情况: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,存在心智失常的现象。


比如酗酒上瘾,染上毒瘾,或患有某种精神疾病、心理疾病。这种情况下,问题的解决要交给专业人士——医生、警察,或心理咨询师。普通人凭一己之力,去拯救一个病人还是很困难的。而跟一个有病的人,维持健康的婚姻关系也是很困难的。


除此之外,其他的婚姻关系的问题,理论上来讲都是可以修复和改善的。

所需要的只是方法和时机。



这一次疫情,将很多夫妻禁闭在一个小空间,就是非常特殊的时机。有些人说,等疫情结束了就离婚;有些人说,等疫情结束了就复婚。


究竟该怎么抓住时机修补关系呢?这是个很复杂的课题。

今天在这篇文章里,我仅总结三个解决婚姻问题的前提:


1.

有解决问题的决心


有人认为,婚姻出了问题肯定谁都想解决啊。但现实却并非如此。有心理学研究证实,不同人面对问题或压力的方式是不同的,一般可以分为三种:逃避型、麻木型、积极应对型。


比如,有一位夫妻,长期感情不合,每次闹矛盾之后,丈夫就沉迷在电子游戏里,妻子就看网剧转移注意力,而并没想着如何解决问题。这就是典型“逃避型”。


另一个家庭,丈夫对妻子长期家暴,妻子认为婚姻本就如此,改变不了。于是就选择了忍受,长期忍受下来,就变得麻木,挨了丈夫的打,哭都懒得哭。

这就是典型的“麻木型”。


还有一对夫妻,进入婚姻若干年之后,开始出现了各种矛盾。妻子觉得难以忍受,就下定决心改变现状,并且付诸了实际行动:看书,学习,做心理咨询,甚至搬家,换工作。

总之不停地尝试着各种办法解决问题。最终,她解决了问题,修复了关系。


能解决问题的,正是第三种“积极应对型”的人,他们才真正具备解决问题的决心!


2.

有自我反思的能力


前不久有位女士留言给我,说婚姻出了问题,然后就数落了丈夫的种种“罪行”,数落得痛恨之极。


然后我再问这位女士,你能否再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。这位女士反思下来,列出了自己的一长串优点:勤俭持家,辛苦带娃,做饭好吃,等等等,她说不明白自己如此尽心尽力,对方为什么还不珍惜。


我说你再仔细想想,自己有没有什么不太妥当的地方,先改改再说。她说:“凭什么要我改?他的问题比我多得多,难道不应该他先改?”


听她这么一讲,我觉得这问题就没什么解决的希望了。

物理学很早就揭示了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”的原理,同样也适用于夫妻关系。

如果夫妻中的一方自认为完美,不做任何改变,那对方改变的“原动力”在哪里?

也许对方也自认为没问题,等着别人来改变呢。


如果一个人想解决夫妻关系的问题,必须先从反思自己的问题开始。

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说过:向内看的人,醒着;向外看的人,做着梦。


自我反思,并不意味着自己以往做得不好。在婚姻关系里,有时候一个人做得太好,付出得太多,也会催生出很多问题。也要从自身开始调整。

在我进行婚姻问题咨询服务时,我形成了一种职业敏感性:凡是自我反思能力强,能觉察到自身各种问题的人,他(她)的婚姻问题一定是最有希望解决的。


3.

有持续努力的耐心和韧性


修复一段濒临离婚的,严重破裂的关系,需要多少时间?我们在研发亲密关系课程时,做了大量的调研,包括很多从打算离婚到决定复合的夫妻,以及离婚之后重新进入婚姻的案例,平均而言,需要3年时间。


另外一部分没有原则性问题,只因为琐事而产生矛盾的婚姻,关系修复时间则更短,时间从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。


但,总得需要一段时间。


反思自身的问题需要时间,认清问题的本质需要时间,评估关系的趋势需要时间,学会相处之道需要时间,再将所学所得,运用到与伴侣的互动实践中,又需要更多的时间。


很多人,连完成第一步的耐心都没有。

遇到问题,只会找人抱怨,抱怨完之后,依旧我行我素。


问题积累得有多久,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多久。

恢复一段破损的关系,就像恢复生病的躯体,病得越重,好得越慢。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”。


并且,即便我们积极努力了,冲突还会出现,问题还会反复。所以,解决婚姻问题,除了决心,还要有百折不挠的韧性,而不是努力一下,受挫一次,就立刻放弃。


人生不是百米冲刺,也不是马拉松,而是二万五千里的长征。


最后再总结一下,排除掉两种特殊情况(离婚重组、心智失常),然后具备3个前提(决心、自省、耐心),那么再千疮百孔的婚姻,都有修补好的可能。


有人也曾经问过我,这样费力地花时间修复一段破损的关系究竟值不值?如果重新开始一段新的关系,会不会更好?


这个问题因人而异,有些人“重新开始”的机会很多;而有些人,放弃原有婚姻的代价很大。


但无论如何,努力学习修补和经营一段关系,对个人的成长总是有益的。即便最终关系修补失败,不得不重新开始,那么重新获得幸福的概率也会更高。 

作者:华川,著有《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: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》,《游戏,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》,个人微信:chuanhanma2

下一篇: 已经是最后一篇
Go To Top 回顶部
分享给朋友
分享到朋友圈
134665141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