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熬一熬,俩宝妈的春天就来了
时间:2020-05-09 作者:admin

吃过晚饭女儿想喝酸奶,刚递她一瓶小手又伸过来:“给哥哥一个”。

 

喝完酸奶儿子很认真地说:

- “妈妈,我有一个计划”。

- “什么计划?”

-“明年妹妹不是要上幼儿园了吗?我想每天去接她放学”。

-“可以啊,你放学得早,接妹妹完全来得及”。

-“嗯,等我长大些,妹妹放学后就交给我了,妈妈就不用那么忙了”。

 

我看了一下日历,2015年12月28日,虽然天气尚冷,但我明显感觉,春天就要来了。

 

* * * * * * * *

2013年夏天,妹妹出生,儿子认真地观察了摇篮里的小婴儿,郑重其事地说:“我喜欢这个宝宝”。犹记得那一刻,初夏的阳光,透过窗帘照在两个孩子的脸上,就像一大一小两个温暖的苹果,我愉快地憧憬着四口之家的美好生活。

 

可是,夏季的天气最是不可琢磨,时而温暖热烈,忽而又刮起狂风暴雨。


哥哥早上上学,因为扣不上衣服的扣子而大哭起来,伤心得不明所以;放学回家,又因为在外面玩得不够而大哭,哭得声嘶力竭,姥姥劝不好,玩具哄不停。我放下怀里的二宝,静静走到儿子身边,对着那张伤心的泪脸,做了一个决定:“孩子,从明天开始,妈妈送你上幼儿园,接你放学,可好?”儿子终于止住哭泣。从家到幼儿园中间那一段10分钟的路,成了最难忘的母子亲密时光,我牵着儿子的手,谈心、聊天,拉家常, 他最喜欢听的就是自己刚出生时候的模样。他说好想做个小宝宝,也让妈妈抱,我一把抱起这个沉重的小家伙,说现在也可以抱啊……阳光遍逐渐回到儿子的脸上。

 

二宝两三个月了,会咯咯咯笑了。四口之家,进入宁静和谐的秋季。


妹妹的小脑袋瓜,总随着哥哥的动向转个不停。而哥哥也越来越有兄长的样子,妹妹哭了就帮忙找妈妈,妹妹拉了就帮忙递纸巾。妈妈忙着做饭时,哥哥就守在摇篮边上,拿着摇铃逗妹妹。

 

妹妹四个月时,一家四口出游,哥哥像个小警犬一样,生怕我们把妹妹弄丢。犹记得准备打道回府的那一天,爸爸开玩笑说把妹妹就送给酒店了,哥哥瞬间就崩溃地大哭,又蹦又叫地骂我们俩狠心……这种玩笑,这辈子不敢再开了。

 

妹妹快满1岁了,开始进入好奇心满满的探索期,而哥哥却还没过完他的秩序敏感期,俩娃摩擦不断,矛盾升级,俩宝之家的暗黑冬季正式开启。

 

——哥哥铺开了纸笔准备搞创作,妹妹也挤过来,偏要拿哥哥手里的蜡笔,哥若不依,哭出的哈喇子可以打湿整张画纸。


——哥哥兴致满满地要搭建一座高楼,妹妹则提个袋子把积木一块一块地收走。


——哥哥花一上午时间把自己的画作贴满一整面墙,妹妹花一下午一张一张地把它们撕掉。

 

讲道理,妹妹听不懂;教谦让,太强求哥哥的道德高度。很多时候,我就像一个城管,要很耐心地给兄妹俩划分摊位,更要随时介入纷争,充当法官。

 

《麦田守望者》里的哲学:守护,就是最好的教育。

 

两个孩子之间不断的摩擦、竞争,时而又妥协和好,这是他们了解彼此的过程,也是他们认识真实世界的一种方式。

 

我从不把这些小斗争上升到道德高度,对哥哥进行批评;我也不担心这些竞争会影响到手足之情。在不发生安全事故的前提下,我只是耐心守望。

 

度过一段段阴晴不定,笑泪交融的季节,妹妹已长到两岁多了,或许是因为家里有个哥哥引导互动,妹妹的语言能力,行动能力,发育的十分迅速,无论是吵架争斗,还是游戏配合,跟哥哥已经是平起平坐的节奏。

 

他俩会依偎着翻看同一本绘本,看到有趣的情节一起笑得前俯后仰;兄妹看动画片的口味也近乎一样,那是最难得的和谐时光。但是,两兄妹的斗争依然在继续,而且从“武斗”上升到“文斗”。

 

哥哥拿着“金箍棒”在客厅卖弄才艺,妹妹也会拿根棍子去一比高低,若不看护好,几分钟后,打架游戏就会变成真打架。

 

哥哥气呼呼地说妹妹:“你这个调皮蛋!”妹妹毫不示弱地回应:“你是个捣蛋鬼!”

 

一位法国育儿专家说:如果孩子们可以清楚地说话,他们就可以清楚地思考。

 

两岁的小妞,说话已经会用“因为”、“所以”,而6岁的哥哥,已经上了小学,更应该学会知书达理。

 

这个阶段,我开始将两个孩子,作为平等的小大人一起教育。

 

文明的行为,先从语言开始。

 

在家里,经常出现的场景是:女儿指着哥哥手里的玩具大叫“我要我要”,而哥哥则本能地回复“不给不给”。

 

这一天,我拉着女儿的手,一字一顿地教她:“你这样跟哥哥说:‘哥哥,请你把手枪借给我玩一下好吗?’”

 

句子似乎有点难,女儿像学绕口令似的练习了三遍,哥哥认真又好奇地等待,等到妹妹说完整句话,竟非常配合地就把塑料手枪递给了妹妹。

 

妹妹拿到手枪,一次性地就学会了说“谢谢”。兄妹俩都很满足的表情,似乎妈妈陪他俩玩了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小游戏。

 

“请”、“你好”、“谢谢”、“再见”,通常被认为是成人世界的社交礼仪,而在欧洲人的育儿理念里,使用“敬语”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,而是从孩子的学说第一句话就开始教起。

 

通过几次尝试,我发现孩子们其实并不排斥使用敬语,并且在文明语言的暗示下,孩子们的行为也显得更加“绅士”和“淑女”。

 

下一步,我则教会他们协作互助。

 

“妈妈现在有点忙,你不如让妹妹陪你玩吧,她有的是时间。”

“可是妹妹不会玩呀”。

“不会你可以教她,她现在就是你的小兵”。

 

听到“小兵”俩字,哥哥立马一副带头大哥的自信,开始教妹妹玩捉迷藏的游戏,虽然妹妹每次都傻傻地藏在门后,哥哥却也不嫌弃地陪她玩很久。

 

吵着哭着,笑着闹着,两个小孩感情渐浓,渐渐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。过完年,妹妹就可以考虑上幼儿园了,而放学之后的事儿,又被哥哥主动包揽。经过几年夜以继日的煎熬,我这俩娃的妈妈,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,迎接春天的到来了。

 

还在煎熬的姐妹们,不要灰心,前途是光明的:)

 

作者:华川,著有《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: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》,《游戏,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》,个人微信:chuanhanma2

 

获得更多二胎知识,请关注公众号“二胎妈妈圈”

\"\"

Go To Top 回顶部
分享给朋友
分享到朋友圈
134665141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