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控制欲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能延迟满足
时间:2020-05-09 作者:admin

近期在解答家长课堂的疑难问题时,总结出一个规律:大约有50%的家庭教育问题,是因为家长控制欲过强而产生的;另外50%,则是由家庭关系、生活压力、生理特质,等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。

 

相比客观因素,因“控制欲”而产生的问题,是一个“主观”的问题,可以说很多问题都是无中生有,人为制造。

 

有很多家庭,很多孩子,用一般标准来衡量,都再正常不过,却因为大人们不太正常的控制欲,让一家人都生活在痛苦里。

 

说说我最近遇到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:

 

一个省城的中产家庭,家庭关系和经济状况都不错。家里有个独子,今年12岁,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典型的“别人家”的孩子:身体棒,学习好,有爱心,有理想,刚考上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。

 

更为难得可贵的是,这个孩子非常自律。举个例子,某个周六,父母都出门办事,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,他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的呢?

 

孩子妈妈从监控头里看得清清楚楚:早上不到8点就起床,自己做早餐,吃早饭,然后看了会儿课外书,9点开始写作业。10点多,孩子离开书桌,拿起Ipad坐在沙了发上——妈妈在监控里看到这一幕时,气得瑟瑟发抖,结果不到一刻钟,孩子就放下了Ipad,继续去学习了。

 

等晚上爸爸妈妈都回家时,孩子不但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,还厨兴大发,利用ipad上查到的资料,自己动手烤了个蛋糕。妈妈品尝过后,留下了感动的泪水,很激动地跟我分享了所有细节。

 

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,第二天中午,妈妈就痛苦不堪地发来一连串问题向我求教:

·      让孩子起床后按计划先读英语,再写数学作业,但孩子非得先写完数学作业再读英语;

·      写作业的时候,姿势也不标准,提醒几遍都不听;

·      午餐时,妈妈做了一桌菜,但孩子偏不吃,非得自己再炒一个土豆丝……

 

“这孩子什么都跟大人犟着来,太让人不省心了!”

“你说这是不是青春叛逆了?以后这种趋势会不会更严重?简直不敢想……”

 

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,孩子的行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。

先学英语还是数学,这并不是问题,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,况且他一贯成绩优秀;

提醒坐姿没反应,可能是因为孩子太专注,换个时间再提醒就是;

吃饭的问题,孩子愿意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,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?

 

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家长过强的控制欲。尽管孩子在整体上已经表现很好了,但妈妈希望孩子每时每刻的行动、想法、喜好,都要在自己设定好的路线上,不能有丝毫的偏差,否则就感到痛苦。

 

这位妈妈还有一个更大的苦恼:孩子以前的学习生活是爸爸管得比较多,所以父子关系一向更好,一旦出现分歧,爸爸经常是跟孩子站在一起,所以妈妈觉得父子俩都在跟自己对着干。

 

其实父子俩并没有刻意对抗妈妈,只是都比较有主见,不太好控制罢了。

 

可以说,一个控制欲太强的人,很难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,无论生活环境多好,无论身边的人多优秀。

 

 

近几日,我跟一个懂心理学的朋友深入讨论了“控制欲”这个话题。朋友说:“这世界上恐怕极少有人完全没有控制欲。扪心自问,你自己有没有控制欲?”

 

我不由得反思,要说自己对孩子完全没有“控制欲”,那是假的。在正面管教的Top card 测试中,我大体上也属于一名“控制型”的家长。

 

对孩子“零控制欲”的家长有没有?如果有,只存在于以下两种情况:

一种是完全没有责任心的家长,对孩子不管不顾;

另一种是生养了 “天使宝贝”的家长,孩子有强大的先天禀赋,自由生长得就很茁壮。

 

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低概率。大部分普通家长,都或多或少存有一些控制欲。

 

在这大绝多数不能完全摆脱控制欲的普通家长身上,又可以看见很多的不同的状态:有的从容不迫,有的深谋远虑,有的经常焦虑,有的持续性抓狂。

 

问题出在哪里呢?

诸多心理学研究证实,人的幸福感主要是由 “期望的满足”来决定的

 

而“期望的满足”又被两个因素决定:一是期望值的高低;二是满足的时间。

 

“满足时间”又分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两种。“延迟满足”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。

 

以“期望值”和“满足时间”两个因素为坐标,可以将家长分成四种类型。

\"\"

 高期望质+延迟满足=深谋远虑型。

这一类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,但能做到延迟满足。比如,有家长立志要将孩子培养得优秀。为了实现这个优秀,家长会做一个长远、系统的规划,分阶段一步一步地实施,但并不会要求孩子时时刻刻,在每件事情上做到优秀。

 

 低期望值+延迟满足=淡定从容型。

对孩子期望值低,同时也能做到延迟满足。这种家长通常会结合实际,给孩子设一个比较低的,容易实现的目标,一时实现不了也愿意静待花开。这种家长心态最好。

 

 低期望值+即时满足=经常焦虑型。

这类家长期望值也不高,有时候孩子也能让家长获得“即时满足”;但孩子毕竟不是机器,状态总会波动,而家长的期望值也会无意识地波动,所以孩子总难免有不能让家长“即时满足”的时刻,这时候家长就常焦虑了:“我对孩子的要求也不高,可孩子竟然做不到。”

 

其实孩子未必是做不到,只是不能马上做到。

如果家长能静下心来,给孩子制定一个长期性的能力培养计划,并且有耐心去坚持,孩子慢慢也会做到。但没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家长,通常会因为焦虑而失去理智,急不可耐地就对孩子动粗了。

 

 高期望值+即时满足=持续焦狂型。

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很高,远高于孩子当下的能力,所以孩子总是不能即时满足家长。这种家长既没有耐心静待花开,也没有理性做长远规划。所以注定会陷入持续性的焦虑。比如,前面提到的那位12岁男孩的妈妈,她对孩子的状态是永不满足,她内心的信念是:如果按照自己的高标准,严要求,孩子应该更加优秀。

 

高标准不一定是坏事,但孩子从“当下”的状态到家长“期望”的状态,总要有一个努力的过程。这个过程短则几礼拜,长则若干年。缺少延迟满足能力的家长,通常连几天都等不及。

 

所谓“过度控制”型家长,指的就是第④种,一方面,他们要控制孩子的生长标准(我要你长多高你就得长多高);另一方面,他们还要控制孩子的成长节奏,我今天给你浇了水,你明天就得开花。

 

 
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

这是一个大课题,在此只能简单提几点思路:

 

第一,设定合理的期望值。

比如,孩子是一条鱼,我们就别期望他能去飞。这需要基于对自己、对孩子、对客观情形的一个理智判断。只要刻意学习,善于观察,做到这一点并不太难。

 

第二,增强“延迟满足”的能力。

 “延迟满足”最初来源于一个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。 很多家长对于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颇有经验,比如:孩子想要一个玩具,家长说得过段时间,等达到某些条件再买。孩子不高兴,但也只能等。

 

但换一个角色,家长对孩子提一个要求(比如7点必须开始做作业),孩子说这一集动画片还没看完,得等一等,很多家长就等不及上火了。

 

所以,很多家长的“延迟满足”能力,比孩子更差。

 

延迟满足能力,也需要长期刻意地练习。

一方面,在日常生活里,家长要刻意减少急不可耐地催促、唠叨,催孩子不如催自己;

另一方面,家长心里要始终装着对孩子的成长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,不要忘记自己养育孩子的初心。

 

这又说来话长了……

 

感觉一篇文章是写不完了,等有时间再写,延迟满足一下。

 

 

作者:华川,著有《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: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》,《游戏,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》,个人微信:chuanhanma2
下一篇: 已经是最后一篇
Go To Top 回顶部
分享给朋友
分享到朋友圈
134665141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