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上的学校不好,怎么办?【学校选择】
时间:2020-08-20 作者:admin

最近一期家长课堂,有两位妈妈表示对孩子的学校不满意,而不满意的原因刚好相反:


A妈妈:我儿子就近上了一所公办小学,学校崇尚素质教育,作业很少,学的知识也很简单,朋友家的孩子跟我儿子同一个年级,就读于另外一所民办学校,作业量是我儿子的几倍,学的知识也很超前,现在都会用英语写作文了,而我儿子却连简单的单词都拼不对,我感觉我儿子这所学校在教育上太松懈,真担心孩子会输在了起跑线……

 

B妈妈:我儿子的学校管理太严格,老师教育也很粗暴,动不动就罚站,家庭作业完不成,也会在课堂上被罚站。关键是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,才7岁的孩子,每天写作业要写到10点多,周末还要上培优班,弄得我跟孩子都特别累,我感觉快支撑不住了,正在考虑要不要辞职专门回家辅导孩子,或者就只能给孩子转学,可是转学也同样有风险,我究竟该怎么办才好?


世上有没有一所学校让所有的人都满意?恐怕没有。

 

只要一个班集体的人数超过俩人,就注定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,因为学校是集体化教育,有统一的节奏。

 

而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,生理发育节奏也有所不同。有些孩子“懂事”得早,适应性强,而有些孩子各方面都比较“慢热”。

 

每个家长对教育的期望也不一样。有些家长崇尚宽松自由的氛围,而有些家长则希望孩子接受更严格一些的教育。


总之大多数家庭,对孩子所在的学校都多多少少有些不满意。


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不如意?

 

首先,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(如果有条件选择的话),最好能选择与孩子个性特征相符,与家长教育理念契合的学校。

 

比如,孩子性格坚韧、求知欲旺盛,家长也期望值比较高,就可以给孩子选一所节奏比较快,知识密度比较大的学校。

 

如果孩子各方面比较迟缓脆弱,家长也愿意静待花开,那么选择一所氛围宽松的学校更好。

 

如果家长只顾自己的期望,不考虑孩子的个性特征,也会在学校的选择上出现失误。

 

曾有一位家长,利用关系,让孩子进了当地一所管理严格,学习进度超前的重点小学。结果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倒数,自信心严重受挫,甚至因为压力过大引发生理疾病,最后也不得不转学。

 

以上是能有条件选择的家庭。现实中,很多家庭和孩子,对于学校的选择余地很小,从一开始,就只能接受一所看起来很不完美的学校。

 

这时候就需要“家庭”来发挥作用了。至少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,家庭教育能对孩子发挥重要的影响,其影响甚至可以超过学校。

 

如果把孩子的特质(教育需求)跟学校的教学风格(教育供应)当成一个天平的两端,家庭教育则可以被当成一个砝码。当学校的教育方式跟孩子的学习风格完全契合,那么这个天平就是平衡的。如果严重失衡,我们可以用“家庭教育”的砝码去平衡。

 

比如,学校的教育强度超过了孩子的学习能力,让孩子压力过大,信心受挫。那么家长该做的就是尽量帮孩子减压,多给孩子鼓励,让孩子恢复信心。

 

如果学校教育进度太慢,知识量太少,满足不了孩子的求知欲,那么家长可以给孩子开一些“小灶”去补充。

 

如果学校教育很严苛,甚至粗暴,家长就要多给孩子理解和尊重,给孩子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间。

 

如果学校教育太宽松散漫,家长则应该通过家庭教育给孩子强化规则。

 

再分享一下个人经历。


我家两个孩子所就读的小学和幼儿园,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。川哥进的是一所公办小学,教学风格很宽松,“不留家庭作业”被写进了学校的政策。川哥每天放学都表示在学校已完成了所有的作业,而我通过一些观察测试,发现孩子很多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,于是就给他额外布置了一些书写作业:每天抄写几遍语文生字,英语生词,数学再做几道练习题,总共半小时左右的书面作业。

 

我还研究了川哥的课表,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,而体育课几乎天天都有,便把原计划的锻炼时间进行了缩减,多留了一些英语亲子阅读时间。

 

涵小妹的情况正好相反,她所就读的幼儿园超前学习非常严重,从中班开始就留了许多书面作业。这跟我的教育理念严重不符,但我知道幼儿园这么做也是为了迎合某一部分家长的意愿。我所做的调节就是:孩子在家时,除了亲子阅读,不进行任何刻意的学习。女儿因为没完成那些繁重的“家庭作业”,经常被幼儿园的老师批评,也影响了她的心情,为此我专门私下找老师沟通,请他们对女儿“网开一面”。

 

我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,这所幼儿园的大班基本就跟小学一样,上午下午分别安排各种文化课程,游戏玩耍时间很少。我就尽量让孩子放学后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小时。

 

这所幼儿园不如意的地方实在太多,当初之所以选择它,主要是因为离家近,可以让孩子每天多睡一会儿。而更好的幼儿园离家更远也更贵,总之没有完美的选择。

 

不仅没有完美的学校和幼儿园,即便孩子长大走出了校园,也很难遇到完美的工作环境,社会环境,总之这世界就不够完美。


而“家”的意义,就是用来平衡外面世界的不完美——当外面热了,可以回家纳凉;当外面冷了,可以回家取暖。


前几日看到一篇新闻报道:一个15岁的初中男孩,被班主任强行理发,十天未上学然后跳楼自杀。最初的网络舆论把罪责全部归向了老师,老师的做法确实有问题,但家长一定也摆脱不了干系。


家和家以外的世界,只要有一个地方温暖,孩子的人生就不会走极端。


作者:华川,著有《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: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》,《游戏,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》,个人微信: qipa2000



上一篇: 已经是第一篇
Go To Top 回顶部
分享给朋友
分享到朋友圈
13466514156